院友之声|胡键:博物馆与城市软实力——在无锡科技馆的公益讲座暨全国博物学会年会的演讲

作者:2023/02/13 07:14

我院优秀院友。法学博士、理论经济学博士后,现为上海政法学院政府管理学院教授、上海政法学院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上合组织基地教授、博士生导师,曾长期担任《社会科学》杂志社社长、总编;兼任上海市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社会科学普及研究会副会长、上海欧洲学会理事、上海市委党校(上海行政学院)客座教授、上海社会科学院软实力暨思想文化研究中心学术主任、上海社会科学院上合组织研究中心副主任、新疆师范大学文化润疆研究院学术院长、特聘教授。

 

博物馆与城市软实力

——在无锡科技馆的公益讲座暨全国博物学会年会的演讲 


说明:2018年3月23日,应《科学教育与博物馆》杂志社社长张光斌先生的邀请,参加当年全国博物馆学会年会并做一场公益讲座。本人从未涉足过博物学的研究,但由于做国家软实力研究时设计了一个指标体系,其中就有博物馆、科技馆等文化设施与软实力的关系。所以,在光斌社长的盛情邀请之下,只好硬着头皮去博物学会年会班门弄斧了。部分内容在讲座之前已刊发于《科学教育与博物馆》。感谢光斌社长,感谢主办方,感谢无锡科技馆!

 

尊敬的张光斌社长、尊敬的博物学会的各位前辈、各位同仁:

 

       大家好!

 

       我是从事国际战略和国际文化研究的,从来没有涉足于博物学的研究,应光斌社长的邀请,今天在这里只好班门弄斧了。选择这个题目来向大家汇报基于两个原因:一是国家文化软实力也通过博物馆、科技馆等文化设施的建设和利用来呈现;二是2012年我参加了一个赴美的高级文化研修班,时间有两个月,其中就有不少活动就是在史密森学会博物馆里,而且几乎每天都在公务之余参观博物馆,切身地感受到了博物馆的价值。以下是我的演讲内容:

 

城市的发展需要什么要素?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城市是什么?城市由“城”和“市”组成,两者内涵没有直接的关系,但对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城”的大篆体来看,左边是墙垣,右边是兵器,所以,城首先是用于战争防御的。在古代是指城邑四周的墙垣,一般分为两种,里面的叫城,外面的叫郭。因此,城字单用时,多包含城与郭。城邑的建筑水平体现了一个城市的硬实力。

 

       但是,仅仅是城邑还不能叫城市。因为,城邑是没有生命的,只有当有人类活动的时候,才会产生文化。正如茶,“茶”字从构字法上看,人在草木间。如果只有草和木是没有文化的,没有人的活动就只是自然之草木,而人活跃于草木之间,才使得草木有了文化即茶文化。城市的文化集中体现在“市”的内涵上。“市”就是指集中买卖货物的固定场所。由于有人的活动产生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文化;由于交易从而就产生了规范交易行为的规则文化;由于人与人之间形成相互关系而形成制度文化。到了现代,城市就是人口密集、工商业发达的地方,通常也是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由此可见,城市的发展首先要有硬实力,包括各种基础设施和经济实力。这些是城市发展的物质性基础和城市居民物质生活质量的体现。然而,城市的发展还需要软实力,也就是以文化、规则、制度、政策等无形资源形成的软实力,当然也包括市民的素质等。二者的平衡发展才能支撑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博物馆、科技馆等文化设施既是文化的“仓库”,本身也是文化生产的“基地”,现代城市的众多科研项目都与之有关。

 

当今城市发展存在哪些问题?

 

       当今城市发展究竟存在什么问题?第一,城市缺乏特色。我们发现,城市发展进程中都把注意力放在硬实力建设上,包括经济建设和城市的硬件设施建设。于是,几乎所有的城市都以高楼大厦为荣,不同城市的文化特色在大规模城市化进程中丧失殆尽,从而造成了城市发展的同质性问题。在城市发展中,城市的扩容,不仅把周边农村全部迁走,而且那些作为城市文化底蕴的老城区,也都以改善市容市貌的名义全部拆了,砖木结构的老城区不见了,代之而起的都是钢筋水泥结构的高楼大厦。所以,我们这个民族不仅没有地方让你作为乡愁来怀念,也没有积淀深厚的城市文化来陶冶市民。冯骥才先生有一首诗:“择一城终老,遇一人白首”。现在既不能“遇一人白首”,因为爱情都已经物质主义化了(房子、车子、票子等),也没有必要“择一城终老”,因为根本没有选择的必要,同质化的城市,无论选哪里都是一样的。只有从自然环境来选择:阳光温暖、没有雾霾的城市,就是好城市。

 

       第二,城市缺乏温度。上海领导说:“城市是有温度的”。当时这句话一时间在微信中爆屏。这是因为长期来城市过度强调自身的发展,而缺乏人文关怀,以至于市民与市民之间不过是在同一个地方生活的陌生人。西方城市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曾经也陷入过这样的“冷漠陷阱”,以前我学过这样一句话英语“City is indifferent”(城市是冷漠的)。我们一直强调“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可是从这一点来看,我们依然陷入了西方城市化进程中的“冷漠”陷阱。经过一段时间的城市化后,西方城市化越来越充满了人文气息,而我们的城市化竟然充满了陌生的冷漠。因此,我们的城市化需要反思。城市的温度从哪里来?绝对不是从钢筋水泥建筑中来,而是从城市的历史文化之中产生,文化才能够给人以温暖。

 

       第三,完全以逐利为目的的城市充满了风险。这些年来,城市人最大的特点是到农村去寻找转基因食品。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城市在吃的方面充满了风险:吊白块、苏丹红、孔雀绿、三聚氰胺、一滴飘香等等,各种添加剂改善了味道却伤害了身体。所以有一句话把城市的风险一语道破:吃肉怕激素;吃素怕尿素;喝饮料怕色素,到底吃什么,城市人心里没有数!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关乎生命健康。城市的极端逐利性源于文化的失落,源于急功近利。因此,城市发展需要文化,需要不断提升城市软实力。

 

城市的发展与软实力的提升

 

       在西方历史上,无论是城邦发展,还是殖民拓展,都十分重视历史文化的保存。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在建立地跨欧亚非大帝国的军事行动中,把搜集和掠夺来的许多珍贵艺术品和稀有古物交给他的老师亚里士多德整理研究。亚里士多德利用这些文化遗产进行教学,传播知识。公元前3世纪,托勒密·索托在埃及的亚历山大城创建了一座专门收藏文化珍品的缪斯神庙。这就是日后被公认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英文中的“museum(博物馆)”一词,也就由希腊文的“缪斯”演变而来。

 

       现代意义的博物馆在18世纪出现。英国有一位内科医生汉斯·斯隆,是一位兴趣广泛的收藏家。为了让自己的收藏能够永远“维持其整体性、不可分散”,他决定把自己将近8万件的藏品全部捐献给英国王室。王室由此决定成立一座国家博物馆。1753年,大英博物馆建立,成为全世界第一个对公众开放的大型博物馆。从那时起,博物馆便构成了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软实力的重要内容。现在看来,博物馆不仅自身是城市的文化地标,而且还在城市中产生文化氛围的集聚效应。以博物馆为核心,向科技馆、纪念馆、美术馆、演艺中心等延伸,使居民与历史文化亲近、与历史文化共舞,拓展领域、开拓视野,也不断在拓展撤柜软实力的内涵。

 

       其一,博物馆是典藏人类文明的殿堂。它把历史浓缩在其中;它把文化收藏在其中;它把知识储存在其中。实景性是博物馆区别于其他文化储存方式的重要特点,这在各种文化活动中是极为独特的,文物藏品在满足人们的求知心理、求真意识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二,博物馆是教学实践的课堂、科学研究的实验室。历史文化不只是用来典藏的,典藏的历史文化是为了教育后人、开启未来,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和发现客观规律。博物馆通过对文物的收藏、研究,借助系统化、主题性的陈列展示,利用实物、标本等对广大群众进行知识、技能和人文精神的教育。

 

       其三,博物馆是兼具知识性和娱乐性的开放空间。它提供一种在学习中娱乐、在娱乐中学习的空间资源;它提供一种在分享中学习、在学习中分享的开放思想;它提供一种学习与娱乐相结合的城市理念。

 

       总之,由此可见,博物馆是一座城市的文化中心、教育中心、学术中心,也是休闲中心和娱乐中心。博物馆与城市文化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发达国家平均20万人拥有一个博物馆。从这个数据来看,中国各个城市在博物馆建设方面还有相当大的空间。

 

       城市的发展既需要硬实力,也需要软实力。城市软实力的内容非常广泛,但核心是人的素质。提高人的素质需要历史文化的底蕴,而博物馆则为素质的提升既提供了空间,又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以及最重要的文化氛围。在博物馆中陶冶成长的市民,才能够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在这种人文底蕴的支撑之下,城市才能够拥有可持续的发展动力。一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有文化支撑,没有文化的城市就没有品位。因此,要加强博物馆建设、挖掘博物馆的的文化功能、教育功能、研究功能,不断丰富博物馆的内容,以提升城市软实力。

 

       再次感谢各位给我提供的演讲机会!

 

       演讲:2018年3月23日

       整理:2023年2月10日(根据演讲PPT整理,案例和数据略)

 

来源|2月10日软实力研究微信公众号

(ID:CFSPS001)

编辑|卢昱舟


版权所有:沙龙会s36网站大全 - s36沙龙会体育在线入口 沪ICP备05003394
地址:东川路500号 200241 电话:86-21-62233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