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龙会s36网站大全政治学系政治哲学与思想史专业副教授
nalanwq@hotmail.com
教育背景
博士 东京大学人文社会系研究科 2008
硕士 东京大学人文社会系研究科 2003
文学士 东京大学文学部 2001
理学士 吉林大学数学系 1997.7
工作经历
沙龙会s36网站大全政治学系 副教授 2013.7-至今
国家开发银行—沙龙会s36网站大全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 副教授 2011.9-2013.7
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博士后研究员 2009.4-2011.4
汕头大学法学院 副教授 2008.9-2011.9
东京大学文学部 外国人研究员 2008.4-2009.3;2014.7-2014.10
研究领域
现代社会理论、古典政治思想、近代国际关系史
教授课程
社会学概论、日本地方政府、东亚政治制度、城市环境管理、现代日本社会思想、当代国际关系理论、政治社会学古典研究、国际公法原理、近代中国与世界政治、马列原著选读
荣誉与奖项
2007年度东京大学研究生院毕业生总代表,于毕业典礼上宣读答辞(2008年3月24日)
学术成果
2014,“甲午战争与日本的世界认识”,《学术月刊》,2014年第7期。
2013,“剖析领袖的灵魂”,《东方早报・上海书评》,2013年10月20日。
2013,“新贸易立国论:作为中立技术的自由贸易与世界文明秩序的生成”,《大观》(第10卷),2013年6月。
2013,“不必老是抱怨列强”,《东方早报・上海书评》,2013年6月23日。
2013,(译著)《斯宾诺莎的宗教批判》,[美]施特劳斯著,华夏出版社,2013年1月。
2012,“在历史教育中清算罪孽”,《东方早报・上海书评》,2012年12月16日。
2012,(共著)《公共社会学 [1]》(第10章),盛山和夫・上野千鶴子・武川正吾編,東京大学出版会,2012年7月。
2012,“美国在中东的失败意味着什么?” 《东方早报・上海书评》,2012年7月15日。
2012,“当代中国工人阶级有力量?” 《时代周报・时代阅读》,2012年6月29日;(《工会博览》2012年8月(总第536期)全文转载,题名“也谈当代工人阶级”)
2012,“天皇和他的‘臣民’:神树的见证”,《东方早报・上海书评》,2012年6月17日。
2012,“党内派系斗争成全了自民党” ,《东方早报・上海书评》,2012年3月25日。
2011,“苏联解体与文明进程:马克斯・韦伯‘俄国革命论’的视点”,《俄罗斯研究》,2011年第6期。
2011,“知性的诚实:日本韦伯论争与日本的社会科学”,《伦理与国际事务评论》(第2辑),2011年12月。
2011,“学者如何克服对国家的恐惧症与幻想症?”《时代周报・时代阅读》,2011年12月8日。
2011,“马克斯・韦伯的‘政治哲学’与中国社会科学的建构”,《知识分子论丛》(第10辑),2011年11月。
2011,“帝国课业:二战后美国如何规训日本?”《东方早报・上海书评》,2011年11月26日。
2011,“对日本学界奏响的安魂曲”,《时代周报・时代阅读》,2011年9月29日。
2011,“日本的韦伯研究与日本社会科学的建构”,《大观》(第6卷),2011年7月。
2011,“走向共识:韦伯的政治社会学与政治成熟论”,《大观》(第6卷),2011年7月。
2011,(译著,合译)《福利国家的社会学:全球化、个体化与社会政策》,[日]武川正吾著,商务印书馆,2011年7月。
2011,“日本国民不需要政治领袖?”《东方早报・上海书评》,2011年6月9日。
2011,“并不是‘日本模式’的成功”,《东方早报・上海书评》,2011年5月8日。
2011,“《菊与刀》的传奇:无关风雅与杀伐”,《菊与刀》,译林出版社,2011年5月。
2011,“‘马克思与韦伯’问题与中国社会科学的建构”,《中国社会科学辑刊》(总第33期),2011年3月。
2011,“大正民主主义:神话与现实”,《东方早报・上海书评》,2011年3月12日。
2011,“施特劳斯的政治哲学:自然与道德的回归”,《西方法律哲学家研究年刊》(总第4卷),2011年3月。
2011,“中日两国的东亚认识与东亚共同体构想”,《汕头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
2010,“日本右翼:日本国民的别动队”,《东方早报・上海书评》,2010年12月12日。
2010,“独立自尊:文明自觉与东亚民族国家的课题”,《大观》(第4卷),2010年11月。
2010,“近代日本‘普遍主义’的结构:明治青年精神史的考察”,《大观》(第4卷),2010年11月。
2010,“告别‘对日工作式研究’”,《东方早报・上海书评》,2010年10月31日。
2010,“国民不思考,谁之过?”,《东方早报・上海书评》,2010年9月5日。
2010,“‘琉球人’如何转换为‘冲绳人’”,《东方早报・上海书评》,2010年6月13日。
2010,“‘帝国论’视域中的中国现代化”,《大观》(第1卷),2010年3月。
2010,“知识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与话语分析”,《中国社会科学辑刊》(总第30期),2010年3月。
2010,(译文1篇)《施特劳斯与现代性危机》,刘小枫编,沙龙会s36网站大全出版社,2010年。
2009,“战后日本市民社会论的展开”,《太平洋学报》,2009年第7期。
2009,(译文)《日本宪法与公共哲学》,白巴根等编,法律出版社,2009年。
2008,(译文3篇)《古典诗文绎读(西方古代卷)》,刘小枫编,华夏出版社,2008年。
2008,(译文2篇)《苏格拉底与现代性问题》,刘小枫编,华夏出版社,2008年。
2008,“1980年代の中国社会学と社会認識”,『アジア・アフリカ研究』2008年第1 期,页58-76。
2006,“現代中国における現代化言説の生成と変容”,『ソシオロゴス』,第30号,页88-104。
2005,“現代中国の知識人の自己意識――アイデンティティの政治とその行方”,『アジア・アフリカ研究』,2005年第4号,页49-68。
2005,“現代中国におけるナショナリズム言説の諸位相”,『中国研究月報』,2005年5月号,页1-16。
2005,“1990年代の中国における市民社会論と中国社会”,『ソシオロゴス』,第29号,页147-162。
2004,“1990年代の中国における市民社会論の位相――現代化論の構図を座標軸として”,『相関社会科学』,第14号,页114-129。
2004,“1990年代の中国における市民社会論の位相――市民社会論の理論モデルの視点から”,『アジア・アフリカ研究』,2004年第3号,页7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