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比较立法机构的经典理论与前沿方法”主题讲座顺利举办

作者:2017/05/31 12:00

 

       5月24日,由政治学系研究生会举办的 “比较立法机构的经典理论与前沿方法”主题讲座在闵行学术沙龙顺利举行。本次讲座邀请到了北京航天航空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的陈文博老师与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研究院的严行健老师,并由政治学系王逸帅副教授担任主持人。

      讲座伊始,王逸帅老师简单介绍了两位主讲老师的学术背景与研究领域,并引出本次讲座的主题。之后,陈文博老师以“比较立法机构研究基础理论与方法”为题,帮助在场同学梳理了立法机构研究客体、学科发展和特点以及相关研究的理论方法。在提出结构、行为、功能三个主要变量的基础上构建了区别于“两两比较”及“他山之石”式的研究方法,并在前人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对立法机构的分类:“萌芽期”立法机构、“发展期”立法机构、“成熟期”立法机构。在演讲最后,陈文博老师接入了对中国人大制度的研究,指出中国人大制度虽具特殊性,如果扩大视野,跳出传统狭隘的结构-行为-功能维度而考虑内部制度性因素和外部政治文化因素,完全可以将人大制度作为一个样本进行研究。

      接过陈老师的话题,严行健老师以“方法创新下的人大研究新视野”为题目做了精彩的报告。首先,严老师指出,人大制度研究具有多学科属性,然而传统研究多为宪法学背景,因而,人大制度的发展最终应体现于宏观制度上的改变,人大研究现状需要社会科学方法的运用。接着,严老师介绍了人大研究的三个代际:正式制度+领导人讲话等文献材料+描述性统计;文卷、访谈、一手文献(特别是实务工作者的思考)+个案;当代新研究问题下采取新的研究方法。当代人大制度研究在制度创新、社会变化、新技术冲击等背景下涌现出许多新的研究问题,也推动着社会科学领域不同研究者采用新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以期突破传统宏大制度研究的瓶颈。在方法创新这一部分,严老师着重介绍了数据来源、数理逻辑替代感知思考、指标评估学、让文本说话这几个部分。针对让文本说话这一部分,严老师又区分了质性分析和量性分析。最后,严老师总结,一方面大家应该采用混合研究法即质性加量性进行研究,同时打通学界和人大实务工作者,另一方面应提防方法论迷信,应以研究问题驱动方法创新。

       进入到提问环节,现场不少同学积极地向两位老师请教。围绕代表行为、议会衰弱、国外议会内部运作模式在中国适用问题,两位老师都予以了专业性的回答。

 

 

       讲座结尾,王逸帅老师对两位主讲老师的发言给予了简要的评论,并表达了对两位老师出席沙龙的感谢,同时也表达了对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加强对立法机构研究学习的期望。(文/郑鸿根)

 

政治学系团委

2017年5月31日

版权所有:沙龙会s36网站大全 - s36沙龙会体育在线入口 沪ICP备05003394
地址:东川路500号 200241 电话:86-21-62233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