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毕业生同学们:
上午好。在建党百年的庆祝声中,在华东师大建校七十周年的庆祝声中,你们也完成了人生的一个重要篇章——完成了在这所美丽大学的学业。首先,向你们表示由衷的祝贺,并祝愿你们展翅腾飞,将自身生命中的潜能一一打开,实现出来,绽放出来。
在这个时刻,应该给大家送上一些临别的赠言,当然,它们极为个人化,但凝结了我的观察、思考与感悟。
这个时代,是一个加速变化着的时代。技术以指数级的速度变化,深层次地影响着人类共同体的构型。而在生物性向度上,病毒的变异也正在和我们疫苗的开发与接种竞速斗争。前两天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赛曾表示,“新冠病毒传播速度超过了疫苗分发速度”。如何加快后者的速度,不是生物学问题,而是一个政治学问题。而在纯粹人与人的主体间世界中,不管是日常生活层面、社会层面还是全球层面,各种事件,甚至黑天鹅事件出现的频率,也较之以往的时代——不用太久,就和十年前相比——密集得多,仿佛它们也在加速。
政治绝非虚无缥缈或云山雾罩,它就是指向这个主体间的世界。当技术深层次地影响这个主体间世界,学界这些年兴起了“technopolitics”(技术政治学)研究。面对病毒及其防治时,我们则需要推进“biopolitics”(生物政治学)研究,来思考如何调整这个主体间世界的运作方式。各种各样的事件在世界各个角落加速发生,更是需要我们运用我们的政治学学识来加以分析,并通过这些分析性的实践,来不断地更新已有的政治学知识。
所以,我给大家的第一个赠言是:在自己的日常世界中,做知识的使用者。你们四年前或三年前选择进入这个知识领域,是很有前瞻力的。政治学的知识不是死知识,而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practical knowledge”(实践性知识)。只有在日常生活中被使用、被实践,它才会有力量。所以,当你在人生各个位置上,处理办公室的矛盾也好,应对同家人的分歧也好,抑或你肩负重职在更大的共同体里面对各种艰难的矛盾与根深蒂固的分歧时,你要有意识地去不断调用自己的学识、知识积累与学术训练,在主体间的世界中去发展出各种包含智慧并且属于你的应对方式。一个思想者,绝不是在抽象层面向隅独思,而是在实践性的、不断变化的世界中展开思考。
我给大家的第二个赠言是:即便你告别了校园,但我期望你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大学并不是教你所有知识的地方,而是让你养成和知识打交道之习惯的地方。新南威尔士大学教育学学者Jihyun Lee根据覆盖72个国家与地区的2015年调查数据提出:对成才影响最大的,不是学校,而是学生对自己的态度,譬如是否享受学习过程,对自己能力的评估,以及焦虑感程度等。华东师大这所985大学,在你最初的求职上或许能给到你那么一点点加持,但日后你能真正走多远,并不是由大学级别所决定,而是取决于你自己能否在“后大学”生活中继续学习与思考、继续提升自己。
这个时代在加速变化,这意味着旧有的知识在快速脱节,甚至很多学者认为我们正在迈向一个“奇点”(singularity),在该点之后一切已有知识都将失去效力。我在商务印书馆马上出来的一本新书,题目就叫做《陷入奇点》。所以,即便你在大学里每门课成绩都不错,但不代表你在未来人生赛道上仍然能够出众。这个时代有太多全新事物、全新变化,人类文明里的大量既有做法、既有智慧都在失效。这个“奇点时代”,你必须成为一个积极的思考者与探索者,一个终身学习者。我在我这个岁数上,仍然每天在开拓视野、翻新知识,仍然在把自己的学识用于日常实践的思考与分析中。你们对比我,能够自己支配的时间总要多一些吧。而且,只有在你具体的使用与调用中,知识才会真正属于你——带着具体问题意识的阅读,会是特别有效的阅读。
人的记忆不是直接把所有东西都输送进长时记忆(long-term memory)中,所以你会“忘记”读过的、接触过的很多东西,我们大脑的物理机制就是这样。这就是为什么仅仅在校园里学习,很多东西会“还给老师”。只有你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只有你成为终身学习者,学习才是有效的。我希望在座诸君都能够走得很远,飞得很高,在这个时代里成为卓有贡献的somebody而不是碌碌无为的nobody。那么,关键一定不是现在你们肚子里装了些什么,记住了什么,而是你学习的速度是否能抵抗住遗忘的速度,是否能远超遗忘的速度。
我给大家最后一个赠言,只有一个字:爱。“爱在华师大”是师大人口耳相传的精神谱系,用它作为赠言似乎是多此一举。另一方面,爱也似乎是一个最烂大街的字眼,作为临别赠言似乎也没什么营养。然而你们知道,我写的书里面,好几本都是以爱作为关键研究对象,去展开学术性的思考。在这里,我想说:爱有两个面向,或许能够让你的未来道路不同。
第一,爱结构性地涉及他者,它能使你克服自我中心主义。今天最糟糕的现象,还不是PUA盛行,而是如德国哲学家韩炳哲所哀叹的,在爱的场域中他者不见了,当代文化里已经彻底容不下异质性,只有自恋式的自我。而爱恰恰在强意义上牵涉他者。他者在爱的领域的消亡,意味着爱的体验本身的消亡。今天电影电视网络文学里的爱,那种“霸道总裁爱上我”、每天10000元红包的爱,恰恰标示了爱在这个时代的消亡。昨天还学了一句话“我命油我不油天”,这个时代太油腻了。
如果你有幸体验到爱,紧紧抓住它,在爱中学习、思考与成长,让它在你生命中引入他者的向度,即便爱本身没有开花结果,但它让你成为a better person,你会学会怎样去善待他人,去尊重他人,去work with another person。今天,什么事都以你为宇宙中心,你是无敌小公主或大宝宝,这样的你是走不远的。
第二,爱是一个创建共同体的政治实践。你也许没有机会在世界舞台上成为一个伟大的人物,但是,当你和另一个人“在一起”时,你就是一个共同体的co-founder(共同开创者)。今天很多人都在说“在一起、在一起”,但真正“在一起”,却恰恰需要很多实践性的、政治性的智慧,在难度上就相当于一个小型的建国——建造属于你和TA的全新国度。而且,诚如法国哲学家巴迪欧说,经由爱“在一起”,恰恰就是一次“最小的共产主义”实践。实际上我们每一次从相爱成为眷属,都是共产主义在这个世界落地的一次政治实践。别人失败的地方,你能不能成功呢,能不能将爱情进行到底呢?
今天银幕上很多爱情故事,都是结束在两个人“在一起”的happy ending,似乎爱自动就会延续下去。同样有意思的是,银幕上那些直接从“在一起”之后讲起的故事,则完全不再关涉爱的持续,而是转到婆媳、出轨、宫斗、斗小三、单身妈妈遇到霸道总裁等等内容……可以看见,今天这个时代,尽管爱的话语铺天盖地到烂大街,但却恰恰是最为“爱无能”。
“四书”里的《大学》提出“修齐治平”——修身之后,最关键的就是齐家了,因为它牵涉他者向度的引入,你要真正面对主体间世界,面对构筑与建设共同体的任务。你只有具有齐家的智慧,才可以被进一步委以重任,去治国与平天下。而且值得指出的是:儒家的“齐家”有“王道三纲”做形而上学支撑,碰到矛盾与冲突直接诉诸“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就行了。但现代框架下,主体间世界的矛盾与冲突并没有形而上学的“天纲”或“自然法”可作解决的终极依据。所以它真正考验你的实践性智慧、政治性智慧。
爱的这两个向度,使得爱恰恰不是烂大街的东西,相反,在这个时代它十分稀少。这个时代到处可见的,是撕和怼,而不是爱;是彼此上热搜或白刃相向,而不是work with each other,共建共同体。
我希望你在走出校门之后,去成为一个knowledge user,a life-long learner,and a lover。我希望当我们再在樱桃河畔相聚之时,你来告诉我,你那精彩的、使很多当下的不可能变成可能的人生。
谢谢大家。
编辑 | 吴宗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