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时报丨杨建党:辛亥革命领导人黄兴在上海

作者:2016/05/16 12:00

在辛亥革命史上,黄兴与孙中山是最有影响力的两位领袖,世人习惯并称其为“孙黄”。正所谓:“孙氏理想,黄氏实行。”黄兴为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建立民主、独立与富强的中国作出了巨大贡献。其中,在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中,黄兴与上海结下了深厚的渊源。值此纪念黄兴逝世百年之际,缅怀黄兴在上海的光辉岁月具有重要意义。

  “投笔方为大丈夫”——奔走革命

1874年,黄兴出生于湖南善化。这是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西方列强的一系列侵略战争及其不平等条约造成了专制统治危机与中华民族的巨大灾难。这促使一部分先进中国人思考与寻求救亡图存之道。1902年,黄兴在日本留学期间,深耻清廷腐败无能,痛惜国家生灵涂炭,“久之革命思想遂萌芽脑蒂中矣”,从此投笔从戎,走上武装反清道路。

作为东西方文化交汇之地,上海在近代中国历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清末,黄兴多次奔走于上海,或通过上海东渡异国,接受“欧风美雨”洗礼,在海外寻求救国真理;或通过上海转赴内地,领导发动会党、新军起义,武装推翻清朝统治;或通过上海进行集会策划,设立秘密组织,筹集革命经费。1903年6月,黄兴从日本东京回国抵达上海,在洋泾浜客栈联系知识界人士、湘籍同乡等,与章士钊一道同访泰兴县令龙璋、两江总督魏光焘的第三子魏肇文等,寻求经费支持。待部署大体确定后返湘筹备华兴会。1904年7月至8月,黄兴等革命党人在上海公共租界新闸路余庆里召开重要会议,商讨反清起义战略与湘、鄂、闽、浙等地具体起义事宜。据章士钊回忆:“尔时内地各处,东连日本东京,同人风闻克强在湘谋大举,渐次到沪会合。各招待所随分安置,而余庆里尤有人满之患。”稍后长沙起义失败,黄兴等人于11月初又在上海余庆里重新集会,商讨下一阶段反清革命方略。这是辛亥革命前革命党人规模最大的一次集会。20日至23日,由于万福华刺王之春案牵连入狱。黄兴在狱中履险如夷、谈笑自若,端起脏兮兮的饭苯连吃三苯才罢休,还问旁人:“你们为什么不吃呢?”狱友为其乐观向上的精神所感动,一扫心头阴霾,皆破涕为笑道:“庆午真可人也。”1906年9月,黄兴自南洋抵上海,与其他革命党人在四马路创立广艺书局作为同盟会的交通机关。旋再次由上海东渡日本。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后,湖北军政府电促黄兴等从速来鄂赞画戎机,23日,黄兴从海外抵达上海寓居虹口朱家木桥某宅,与宋教仁等通宵达旦商讨光复南京事宜。24日,黄兴在上海改装易服混迹于红十字救伤队员中登上英商怡和公司的江轮赴武汉,后就任军政府战时总司令指挥前线战事。

值得一提的是,黄兴这个名字及其行世也与上海密切相关。黄兴,派名仁牧,一名轸,字岳生,号觐五、厪午、庆午、谨吾、竞午、竞武、堇午、近午等,还使用过李有庆、李寿芝、李经田、张守正、张中正等化名。1903年,黄兴在上海给自己取了新名——兴、新字——克强。黄兴曾表明自己以名明志的情形:“我的名号,就是我革命终结的目的。这个终结的目的,是兴我中华,兴我民族,克服强暴。”1903年7月,上海圣彼得教堂吴国光会长将黄兴介绍给湘籍圣公会会长黄吉亭,在用名片写的介绍信上第一次使用了“黄兴”这个新名。1904年11月,长沙起义失败后,黄兴逃出长沙抵达上海后,向朋友们发了一个署名“兴”字的保密电报以示平安。从此,黄兴这个名字享誉海内外。

“为国尽瘁,亦属义不容辞”——创立与维护共和政府

  任何一次革命,都意味着组成一个新政府,给人以新期待。黄兴曾在受任军政府战时总司令的讲话中强调:建立共和政府乃革命之最终目的。辛亥革命前后,黄兴多次往来于宁、沪之间,进行军事、议和、筹饷、对外交涉等工作,全身心地投入新的共和政府的创立与巩固事业。

  武昌起义后各省纷纷独立,形势发展亟待创立全国性政府,其时孙中山先生仍在海外,黄兴便以同盟会元老资格担负起筹建政府的重任。1911年12月1日,黄兴抵上海。据《民立报》报道:其时“沪人士有知之者,均欲一望其颜色。”黄兴表示了其坚定志向:“此行目的,在速定北伐计划,并谋政治之统一。”12月上旬,黄兴与各省驻沪代表就未来临时政府事宜进行了广泛会商:国名定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设南京;以寓五族共和之五色旗作为国旗。12月18日南北议和开始,黄兴积极主持和参与了南北议和。南北议和正式代表为伍廷芳、唐绍仪,但伍与同盟会并无深切关系,一切重要事情皆取决于黄兴。黄兴与北方代表唐绍仪在公共租界南阳路赵凤昌住宅商议重要事项。同时,黄兴手谕顾忠琛与廖宇春在上海文明书店内协议包括确定共和政体在内等五项秘密条款。25日,孙中山归国,黄兴等亲往吴淞迎接。26日,黄兴赴孙中山上海寓邸会商组织临时政府方案。29日,黄兴在黄浦滩汇中旅馆召开的欢迎孙中山大会上发表演说,表示:“今日尚非欢乐之时,他日民军占据黄龙,再当与诸君痛饮耳。”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任大总统,黄兴任陆军总长,“虽无内阁之名,实各部之领袖也。”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除旧革新的法令,使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民国政府北迁后,黄兴任南京留守,经常在上海同各方面会商国事,从事裁军、筹款等善后事宜。1912年6月14日,黄兴卸职后回到上海同孚路21号寓所。21日,黄兴与俄国外交官沃兹涅先斯基进行了一次谈话,敏锐地预见到共和政府的曲折前途。23日,黄兴在出席张园举行的上海各界欢迎大会上,更直言:“民国之危,甚于累卵。”袁世凯攫取兴亥胜利果实后加快了专制的步伐,黄兴多次在不同场合表示坚决反对。为笼络黄兴,袁世凯颁发授勋令,派专使赴沪送达陆军上将特任状、授勋令、勋章以及两匹英国种枣骝玉点马等礼物。黄兴勉强收下后严肃地对儿子黄一欧说:“这是袁世凯的笼络手段,可是我不会上当的。”接着又说:“这些东西都要退回去,把马留下来。……因为将来我还要打仗的。”后黄兴将特任状、授勋令、勋章以及所有礼物都退回去了,只留下两匹马。每日清晨,黄兴让其子骑马到寓所对面的打铁浜骑马道去调教,黄兴则站在阳台观看。1913年3月,宋教仁遇刺。黄兴致送挽联一针见血:“前年杀吴禄贞,去年杀张振武,今年又杀宋教仁;你说是应桂馨,他说是洪述祖,我说确是袁世凯。”4月26日,孙中山、黄兴联袂通电要求彻查幕后真凶。6月11日,黄兴亲往上海会审公廨候审对质,揭露袁世凯颠倒黑白的事实。7月,二次革命爆发。14日,黄兴在上海北火车站发布讨袁通电。次日,黄兴就任江苏讨袁总司令,负责江苏与上海战场。由于力量悬殊,讨袁战事不久失利。7月23日,上海租界工部局取消黄兴等人租界居留权。31日,黄兴乘“静冈丸”号日本轮船离沪转香港赴日本,又一次踏上海外艰难旅程。但黄兴并没有放弃彻底共和的志向。

  “挥戈未必能沉日,薄海风云盖地来”——最后118

  1916年7月6日,黄兴再次由日本到达上海。回国前夕,黄兴曾赋诗明志:“莽莽神州付劫灰,红羊苍狗不为媒。挥戈未必能沉日,薄海风云盖地来。”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形势下,黄兴又一次接受了来自四面八方的艰难任务。从回国到逝世,除短暂出游浙江普陀山外,黄兴在上海度过了自己的最后118日。

  7月6日,在隆重欢迎仪式后,黄兴暂住法租界圣母院路。沪上各重要人物及国会议员均陆续前往,寓所附近霞飞路一带车水马龙、络绎不绝。10日,黄兴在大马路汇中饭店举行的欢迎会上表示:此行的目的在于:“本前次奋斗之精神,引国家于轨道,不为利动,不为威劫。”黄兴一如既往地关心并积极投入国家各项大事。第一,建议制定宪法。重开国会与恢复《临时约法》是护国运动的重要成果。针对即将在北京召开的国会,7月13日、14日、15日,黄兴连续出席欢送各地驻沪国会议员北上集会,在演讲中多次指出:北上就任的最重要目的,应当是放手制定一部完备的宪法。“今日制定宪法,必定贯穿共和之真精神。”宪法应借鉴美国,明定反对国体之刑章。洪宪帝制闹剧之所以发生,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宪法没有足够的法律约束。所有好乱之徒才能冒天下之大不韪。第二,倡导地方自治与选举。7月17日,孙中山邀请驻沪国会议员及各界名流、新闻记者在张园安恺第举行茶话会。会上,孙中山就地方自治、实行直接民权等问题发表了长篇演说。黄兴非常赞同这些主张,认为现在的中国,在某种程度上地方自治其实较为完备,只有改良一下政治才能达到这个目的。“选举权为巩固共和之要点”。达到这个目的的关键在于人民必须有选举的权利。民国以来,战争不止,湖南所受之祸甚烈。黄兴在7月9日出席驻沪湖南国会议员的欢迎会上,推辞了湖南省议会已通过自己担任督军的议案,积极为谭延闿督湘四处联络,相对于陈宦、刘人熙、吴光新、戴戡等人选,谭延闿较为湖南民众所支持。谭延闿后任湘督,首倡“湘人治湘”。第三,为家乡谋福利。1916年9月,北洋政府财政部、农商部与日本兴亚公司签订了一个500万元借款合同,以湖南水口山铅矿与安徽太平山铁矿以及直隶等七省印花税作抵押。消息传出,一时举国哗然。9月11日、16日、17日、18日、21日、23日,黄兴多次致电彭允彝、孙洪伊、殷汝骊、谷钟秀、熊希龄、谭延闿等民国要人,反对湖南水口山铅矿等抵押条件。25日,日本方面终于同意修改合同。黄兴在最后岁月再一次为家乡做了一件益事。

  天不假年!由于长期过度操劳,黄兴旧疾复发。10月10日,正值民国“双十节”纪念日,黄兴胃血管破裂,昏迷一个多小时。该日,黄兴于《民国日报》刊载一则因病谢绝来访的启事。弥留之际,黄兴给长子黄一欧留下遗嘱:“吾死汝勿泣,留此一副急泪,为他日苍生哭,则吾有子矣。”31日凌晨4时,黄兴在上海法租界霞飞路西端福开森路393号寓所逝世,时年42岁。黄兴逝世后,上海举行了隆重追悼大会,孙中山、黎元洪、冯国璋、段祺瑞、蔡锷、蔡元培、张謇等民国要人纷纷出席或派代表参加吊唁。孙中山挽联云:“常恨随陆无武,绛灌无文,纵九等论交到古人,此才不易;试问夷惠谁贤,彭殇谁寿,只十载同盟有今日,后死何堪!”章炳麟挽联更是举世皆知:“无公则无民国,有史必有斯人。”12月23日,上海各界护送黄兴灵柩在金利源码头启程返归桑梓。时上海《中华新报》发表《送黄先生归葬湖南哀词》,文中赞誉黄兴:“功被生民,名垂青史。”

(作者系上海市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会员,沙龙会s36网站大全政治学系副教授)

政治学系
2016年5月6日

版权所有:沙龙会s36网站大全 - s36沙龙会体育在线入口 沪ICP备05003394
地址:东川路500号 200241 电话:86-21-62233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