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为第五批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作序时指出:“党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发展都告诉我们,没有全党大学习,没有干部大培训,就没有事业大发展。”学习,是中国共产党与生俱来的鲜明品质,党的历史也是一部学习的历史。
“如果再过10年我就死了,那么我就一定要学习9年零359天”
党史历史文献中,一部不朽著作《论持久战》于1938年初在延安凤凰山麓普通窑洞里创作出来,作者毛泽东为撰写此著作花了几个月的时间,阅读了大量国内外资料和战争方面的理论著作。他废寝忘食,挑灯夜战,其间还有一个写作时穿在脚上的棉鞋烧着了也不知道的有趣故事。
5月的陕北,虽然已是初春季节,但天气还比较冷。一天半夜时分,已经连续熬夜几天的毛泽东又坐下来伏案写作,警卫员翟作军担心坐的时间长了会冻脚,便去找来一盆炭火放到他的脚边。过了一会儿,翟作军给毛泽东送水,刚跨进门,一股浓烈的焦糊味就扑鼻而来。只见屋里小桌前毛泽东正埋头书写,而火盆旁则冒着烟。他走上前去一看,发现毛泽东脚上的棉鞋烧着了,便喊起来:“主席,棉鞋着火了!”毛泽东马上脱掉棉鞋,捂着脚说“好痛,好痛”“怎么搞的?我一点也没有觉得就烧着了”,说完又回到写作状态,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过。
毛泽东高度重视学习有很多故事。土地革命时期,战争的残酷环境下,既没有时间也没有学习条件,找不到书看,使毛泽东很苦闷。在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有一次攻下一个土豪家,毛泽东就拉上警卫员一起去找找有没有《三国演义》的书,结果什么都没找到。毛泽东扫兴而归,于是他作出一个规定:以后凡打下一个地方,要组织专人把图书馆看起来。1929年,他写信给当时在上海的党中央,说“我知识饥荒到十分”“我们望得书报如饥如渴,务请勿以小事弃置”,希望无论如何给他搞一些书,还开了一批书单。长征初期,毛泽东因病躺在担架上行军还阅读了《国家与革命》一书。
1937年1月毛泽东到达延安后,想尽各种办法和通过各种渠道购买来各类书籍和报刊,书逐渐多起来后书架和床上都摆不下了,他就在离自己住处不远处一间平房里放了一些书,并安排人管理。毛泽东还经常举办哲学座谈会之类的学习活动,邀请何思敬、艾思奇、任白戈、徐懋庸、许光达、肖劲光、陈伯钧和郭化若等人到自己住处,共同讨论研究理论问题。毛泽东在延安时还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再过10年我就死了,那么我就一定要学习9年零359天。”对待学习有如此境界真可谓“痴迷”了。
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学习促使进步,这是个常识,对一个人来说如此,对一个政党而言更为重要。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是共产党人战胜各种艰难困苦的重要法宝。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就是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学习马克思主义,并将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结果。回顾党成长壮大的百年辉煌,坚持学习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传统。从抗日战争初期的“来一个全党的学习竞赛”到延安整风中的“改造我们的学习”,从执政之初的“学会我们不懂的东西”到改革开放后的“全党必须再重新进行一次学习”,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期的一定要“学习、学习、再学习”到党的十九大后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发出“全党来一个大学习”的号召,每当进入一个重要的历史关头,党中央都要号召全党同志加强学习。我们党明确提出学习型政党的建设目标,形成集中学习与常态化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构建党员和干部学习管理机制,努力把学习效果转化为实践动能。每次学习热潮,都会推动我们的事业实现大发展。
实践永无止境,学习永无止境。马克思主义政党只有始终坚持学习,才能永葆先进性。加强学习是滋养中国共产党人初心的内在要求。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既要以坚定理想信念为精神支撑,又要以各方面的扎实知识为践行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说:“我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他指出:“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今年是建党一百周年,全党也迎来加强学习的一个有利契机。每一位党员都必须按照党中央的要求,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通过全面系统地学习百年党史,提高践行初心的自觉性,以实际行动在新的历史征程中再创新辉煌。
编辑 | 傅文君